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反响热议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昆明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 昆明日报   2022-12-08 11:07   字号: [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份彪炳史册的纲领性文献,闪耀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光芒。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春城大地落地生根、结出累累硕果,昆明日报今起将陆续推出围绕“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论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昆明经济也遇到严峻挑战。我们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昆明经济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本质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紧盯产业发展,紧抓招商引资,紧扣有效投资,真正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昆明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全面、同步、协调贯彻执行。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是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再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评发展,而是要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昆明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盯产业发展。高质量的实体经济,产业是基础,项目是抓手。产业项目建设的方位清不清晰、方向对不对路,直接影响发展动能释放、发展成效提升。昆明在2022年坚持大抓产业、把工业经济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支持工业企业扩规增效、产业延链强链和工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支持文化旅游、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昆明在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只要在大抓产业、主攻工业上持续发力,加快发展壮大新兴支柱产业,昆明的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大有可为,这样才能真正在产业强省建设上当好排头兵。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昆明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紧抓招商引资。招商引资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既关系当前稳定经济基本盘,又关系实现昆明经济高质量发展蓝图。昆明2022年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围绕重点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一企一策”给予政策支持,大力推行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中介招商等市场化招商模式。1月至9月,全市引进市外到位资金1968.49亿元,同比增长39.23%;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628.16亿元,同比增长26.17%;实际利用外资2.38亿美元,同比增长19.46%。事实证明,只有紧紧抓牢招商引资这个“生命线”,深入实施“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谋划引进关系战略布局、发展全局、利于长远的投资规模大、产业链长、附加值高、辐射带动作用大的重大项目,实现招商引资总量和质量“双提升”,才能为昆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昆明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紧扣有效投资。有效投资是实现基建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昆明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把握政策机遇,积极谋划一批新基建项目,适度超前开展综合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抓好项目实施,提升昆明未来发展的竞争力。要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积极实施380项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坚持重大项目包保责任制、会办制和项目经理负责制,切实发挥重点项目对投资的支撑、引领和带动作用。要加大审批立项和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积极谋划实施易地搬迁技改项目,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投资增量。

当前,面对国内疫情频发散发、超预期突发因素带来严重冲击、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的不利形势,全市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突破制约高质量发展瓶颈,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稳定市场主体预期,紧盯产业发展,紧抓招商引资,紧扣有效投资,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昆明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市委党史研究室 邹红强)